图1.异常分类
图1描述了异常的结构,其实我们都知道异常分检测异常和非检测异常,但是在实际中又混淆了这两种异常的应用。由于非检测异常使用方便,很多开发人员就认为检测异常没什么用处。其实异常的应用情景可以概括为以下:
一、调用代码不能继续执行,需要立即终止。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太多太多,例如服务器连接不上、参数不正确等。这些时候都适用非检测异常,不需要调用代码的显式捕捉和处理,而且代码简洁明了。
二、调用代码需要进一步处理和恢复。假如将SQLException定义为非检测异常,这样操作数据时开发人员理所当然的认为SQLException不需要调用代码的显式捕捉和处理,进而会导致严重的Connection不关闭、Transaction不回滚、DB中出现脏数据等情况,正因为SQLException定义为检测异常,才会驱使开发人员去显式捕捉,并且在代码产生异常后清理资源。当然清理资源后,可以继续抛出非检测异常,阻止程序的执行。根据观察和理解,检测异常大多可以应用于工具类中。
误区二、将异常直接显示在页面或客户端。将异常直接打印在客户端的例子屡见不鲜,以JSP为例,一旦代码运行出现异常,默认情况下容器将异常堆栈信息直接打印在页面上。其实从客户角度来说,任何异常都没有实际意义,绝大多数的客户也根本看不懂异常信息,软件开发也要尽量避免将异常直接呈现给用户。
清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