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完全靠环卫工一把扫帚打扫,到如今机械化打扫率到达85以上;从全市找不出一辆洒水车,到如今各类环卫作业车1400多辆;从用小板车搜集垃圾,到如今的全自动密封运输;从露天堆放垃圾,到垃圾处理实现燃烧发电、产生肥料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合肥环卫事业历经数次变迁。合肥的环卫事业出现出愈来愈规范化、现代化的变化,全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机械化率]1400多台环卫机械为环卫工减负
今年48岁的韦朝琴是滨湖新区1名环卫工,从32岁走上环卫岗位至今已有16年。在这10多年里,合肥环卫事业的变化,给韦大姐留下了深入印象。
韦大姐说,在2000年,她刚成为1名环卫工时,当时用的还是铁制二轮垃圾车,路面上果皮箱里的垃圾还需要人工清运。我每天需要推着垃圾车,把收运的垃圾运到宁国路垃圾站。韦大姐说,除工作强度大外,环卫工打扫路面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001年,韦大姐在合工大附近快车道打扫时,被一辆飞奔的出租车撞了,腰部严重受伤,断了两根肋骨,住了三个月的院,在家疗养了一年多。
那时路面打扫基本是靠人工,基本上没有机械化作业,但现在有了各种环卫作业车,快车道的打扫主要由打扫车负责。韦大姐说。
对合肥环卫的机械化水平变化,合肥市城管局环管处处长程涛罗列了两个数字:在90年代初,全市难以找出1辆像样的洒水车,但如今各类环卫作业车到达1400多辆,除基本的环卫车外,还包括道路养护车、路面保湿车等。
程涛介绍,目前,合肥全面推行机械化打扫,在全市所有主次干道推行机械化打扫保洁,解放了人力,同时也提高了道路打扫效力,目前建成区范围内,机械化打扫率到达85以上,实现了应扫尽扫、适扫必扫的目标。
[垃圾收运]垃圾通道、小板车告别居民生活
居民出家门下半层楼,打开通道小铁门,随手1扔,生活垃圾就能落到1楼的垃圾池里这类扔垃圾的方式,还保留在很多合肥居民的记忆里。白癜风专科
但是,这类直通式垃圾通道的弊端凸显:垃圾散落、恶臭难闻、鼠害猖獗、蚊蝇肆虐,成为各类沾染性疾病滋生和传播的温床。
在1997年合肥将所有的垃圾通道封死,还撤除所有的垃圾池、垃圾房。程涛说。从根本上改变居民扔垃圾的方式,使得小区楼道环境卫生水平得到提升。
除封死垃圾通道外,程涛介绍,从2011年1月份正式开始全市垃圾收运改革,建立桶装车载垃圾收运新模式。
2011年前,合肥垃圾收运模式仍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露天垃圾池堆放、人力车搜集的水平上,容易产生垃圾二次污染等问题。程涛介绍,从2011年起,合肥全面取消垃圾池(房),淘汰人力搜集车辆,在道路两侧和居民小区设置适合的标准垃圾桶,配套与标准垃圾桶无缝对接的后装式紧缩搜集车、电动环保搜集车或小型垃圾搜集车,淘汰治疗白癜风的偏方敞开式的生活垃圾搜集方式,实行容器化贮存、机械化搜集、紧缩化运输,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全程不见天、不落地、污水不遗漏。
[垃圾处理]垃圾能变身有机肥料和电
现在,合肥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到达3400多吨。如何处理如此庞大的垃圾量,成为城管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垃圾基本是临时堆放。到90年代左右,合肥有了1座垃圾处理场清溪路垃圾填埋场。程涛说,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是采取简易处理,难以到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
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传统单一的垃圾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城市管理需求。
程涛说,目前,合肥通过高标准建设垃圾填埋场、燃烧发电厂等处理设施,构成以卫生填埋为主,垃圾燃烧、餐厨处理、粪便无害化处理为辅的多元化垃圾处理新模式。现全市有47座垃圾中转站,配备348辆搜集车、171辆转运车。
其中,垃圾处理厂有龙泉山卫生填埋场,日处理生活垃圾2200吨;生活垃圾燃烧厂,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餐厨垃圾处理厂,一期日处理餐厨垃圾200吨;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日处理粪便80吨。
现在垃圾除填埋外,还可以用来发电、制成有机肥料等,不但实现了垃圾变废为宝,而且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程涛介绍。
原标题:从露天堆放到发电、制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