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三:中枪不死
战争电影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被击中后不但不死还能拿起枪接着和敌人战斗的桥段。千万不要相信导演,要相信现代科学技术!如果枪械威力如此之低还能成为人类威力最大的武器吗?早在燧发枪时代,子弹还是球状体进入人体后既没有翻滚也没有碎裂但就是这样的子弹对人体都有致命的伤害,更别说现代枪械那经过精心设计的杀人利器。
(人体中弹过于血腥因此找了张火鸡中弹图)
以Ak47步枪为例,如果集中四肢那么多半会撕掉整个肢体,血会会顺着破裂的血管涌出。当然击中四肢不会立刻去死去,不过这时候你是拿起枪和敌人战斗还是立刻包扎伤口呢?另外如果不包扎伤口任其出血的话,会在短时间内因大量出血而亡,而这个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而被击中躯干的话在子弹有很大可能击中肋骨或者脊柱,子弹头会断裂称几段在身体里来回来去的乱窜直到找到一个出口出去。
(弹道凝胶实验呢)
而子弹在体内乱窜的时候将内脏搅成一团乱麻,有9成人员会在瞬间死亡。如果运气好的没有集中骨头尔子弹也穿体而出就没事了?当然不是,子弹虽然从身体中飞出但可不是“老老实实”的飞出去,而是“打着滚”出去的。在子弹出口会形成一个月8-12厘米的大洞,身体内的血液会顺着这个通迅速流出。这时人体会感觉头晕,无力,而随着时间变长出血量越来越大,渐渐会感到眩晕并最终发展成出血性休克。
(最左面是M14用的7.62X51毫米子弹,二战时侯用的.30-06比这还要大,M16用的是最右面的还用问哪个威力大么……)
真实战斗中别说是中好几枪,被二战时期的步枪命中一枪最差也是丧失行动能力绝大部分都是直接毙命。
镜头四:门板防弹
在很多镜头之中,士兵在城市中遭到伏击后立刻躲入就近的房屋中隔着门板与敌人对射。眼见敌人手持各种步枪机枪发射出的子弹杯土墙门板挡住,英雄大发神威趁着敌军换子弹时跳出门去将敌人一一射杀。
门板或者土墙能够挡住子弹吗?我们先说说门板有多厚吧,一般的家用门板大概厚度在15-20mm左右,使用的多为普通木材。门板有多结实呢,各位可以手拿改锥之类的工具使劲凿击一下,一般都能产生一个10mm以内的孔洞。改锥是从外形上比较接近子弹形状的攻击,以人手的力量尚且能凿除一个10mm以内的空洞,步枪赋予子弹的能量要大大高于人手其威力当然更大。那么子弹的威力有多大呢?
还是以ak47步枪发射的7.62mmM步枪弹为例吧,这种中间威力型不步枪弹有效射程米(实际上要比这远的多在米的距离上一样可以击杀人员),这种子弹的军用标准弹(钢芯弹)m距离上可洞穿6毫米钢板6厘米厚砖墙15厘米厚土层40厘米厚木版,如果是发射穿甲燃烧弹这个威力还要增加。
因此想要用门板防御住步枪的子弹那门板的厚度至少要在40mm以上,而40mm以上的门板是什么感念呢?换个名词的来说比较形象-城门。这还中间威力的步枪弹,而机枪发射的全威力弹药则穿透力更加强大。别说是躲在门后面了,就是躲在树后面都没用。
在战场上遇到埋伏躲在屋子里面是正确的,但这不是应为门板或者土墙能挡住子弹而是门和墙能挡住射手的视线让敌人无法瞄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