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上面蓝色字“今日启东论坛” 老家吕四,一座靠海的边陲小镇,隶属于有“江海明珠”之称的启东。关于“吕四”一名的由来,《通州志》有记载:“吕仙逰迹.相传吕洞宾经逰吕四场得名以此”。当《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后,我们总能看到例如《舌尖上的广东》、《舌尖上的四川》等等介绍。身处异地,家乡菜总能勾起吾辈思乡之情。六味,并不是专属老家的六味,而是最家常的六味。
咸瓜炒毛豆
作为一道下饭菜,咸瓜炒毛豆可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咸瓜以菜瓜或是黄瓜腌制,腌制咸瓜是项技术活。放多少盐,阳光下晒多久都极为讲究,腌的不好不是太咸就是太瘪。毛豆则是刚成熟的青毛豆,黄毛豆一般可用来红烧鲫鱼。咸瓜的脆,毛豆的香达到了一种并不协调的平衡。炎炎夏日没胃口,开水泡饭,再来一碗咸瓜炒毛豆,可以吃两碗饭。这样家常随和的味道既朴素又经典。
“天晓得”羊肉
羊肉是属于全球的一道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故最适宜于冬季食用,被称为冬令补品。有人不爱吃羊肉,最大的原因无非就是羊膻怪味。一道羊肉要烧得好,首先得去干净膻味。而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对于羊肉的做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而“天晓得”羊肉则是专属吕四的味道。
“天晓得”羊肉的前身是“十里香”羊肉,老吕四人一般都知道。“天晓得”的创办人叫李志良,十几岁时就以会烧羊肉出名。关于“十里香”的由来,这里有一段佳话。
民国14年,实业家张謇视察吕四同仁泰盐业公司。吕四进士府李伯生陪同张謇在护城河散步,一股诱人的羊肉香味扑鼻而来。张謇对李伯生说:“今晚就不打扰贵府了,在此弄碗羊肉暖暖身罢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烧羊肉一端上来就令人眼前一亮。张謇大快朵颐的同时连声赞叹“不错!不错!”。张謇随即邀请李志良出来相见,大感意外。“看不出小小年纪,一把锅刀如此不凡,真叫天晓得!”即席留下墨宝:三分手艺七分做,五味调和十里香。第二天,清末状元光临李家羊肉店成了美谈。口口相传下,张謇一句“真叫天晓得”竟成了李志良的别称和店号,一时声名鹊起。
时过境迁,前几年听说该店已关门,倘若还想再吃只有请其传人去家里烧。因家中有亲戚认识其传人,故每年春节期间我仍能尝到老字号的味道。干切羊肉、爆炒羊肚、红烧羊肉下粉丝,价格很贵,但一分钱一分味,值!
紫菜汤
六味之中,我最难决策的便是汤。按理说,吕四盛产海鲜,我可以去写各种鱼汤。在所有海鲜之中,紫菜或许是最不起眼最便宜的。但私以为正因为不起眼,反而最能体现“家的味道”,毕竟不是每个人家都天天吃鱼汤的。这是一道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菜,紫菜具备清肺热,散瘿瘤,软坚化痰的功效。超市里有紫菜干卖,菜市场有湿紫菜卖,唯一的不同或许那什么搭配黑乎乎的紫菜。最寻常的莫过于鸡蛋,紫菜蛋汤,你吃腻过吗?至少在我看来没有。每当食堂有紫菜蛋汤,我总能听到“哇!今天有紫菜蛋汤!”这样的欣喜。
虾米、冬瓜、海带、豆腐等等,与紫菜搭配的菜有很多。但紫菜汤最初的那份淡淡的清香始终保持着,当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吃腻的时候,一碗紫菜汤最能中和一下体内的油腻。简单便捷,甚是满足!
文蛤
淮扬厨师技艺考核的标准菜式有一项叫“天下三分”,即“天下第一羹”(炖酥之野鸡,配以薏仁及香菇、冬笋、火腿等制成)、“天下第一菜”(苏菜系)、“天下第一鲜”。而“天下第一鲜”就是文蛤。
相传正德皇帝到江南游春,乘船驶进黄海之时突遭暴风,漂流数日之后来到吕四附近的秦潭村。饥肠辘辘的正德皇帝受到当地村妇秦娥的款待,其中有一道菜便是文蛤菠菜汤。吃惯了山珍海味的皇帝第一次吃到文蛤连声赞道:“好鲜,好鲜,真是天下第一鲜。”回到皇宫仍不忘此味,差人将秦娥招进皇宫教御厨做这道菜,可却总尝不到当初的味道。其实细细想来,一个饿得要死的人无论吃什么,都会觉得特别好吃。史料是否属实,有待考证,权当笑谈。
文蛤是南通地区的一道传统名菜,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视为珍馐。欧阳修的初食蛼螯诗中说鸡豚鱼虾都不能与蛼螯比美,并恨自己吃文蛤太晚。在我印象中老家的做法无非三种文蛤汤、文蛤饼、白灼文蛤。三种做法之中,鄙人偏爱白灼。
白灼最能保持本味,调位料只是暴遣天物。吃文蛤,用白水加葱姜盐煮开即可。高中的时候吃饭赶时间,妈妈总会帮我先把文蛤肉挑出来,蘸醋吃,简直无与伦比!
醉
醉海鲜是南通,上海以及宁波一带的一道传统名菜,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宁波的江蟹生。而醉的吃法,说直白点就是生吃。网上列出的“中国十大禁菜”,醉虾名列前茅。生吃海鲜最担心的莫过于寄生虫,吃日本料理同样如此。曾见到一则新闻:一男子因常吃醉虾,体内排出50多条寄生虫。想想都可怕。
而中国似乎就是一个吃货的国度,即便有种种危险,都阻挡不了一颗吃货的心。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于吃惯了醉海鲜的老百姓来说,此菜既是家常又能登得上台面。酒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一道醉虾,能尝到虾的鲜嫩,又能品尝酒的洌香,两全其美。而味虽鲜美,健康为重,且吃且谨慎。
吕四老白酒
孩提时期常住外公家。老爷子爱喝米酒,每次买酒都会推着小车去供销社打酒,一打就是一坛。那时候的吕四老白酒很受欢迎,味道也正。那时候有首民谣:老白酒、老白酒,喝在嘴里甜到心里头,喝上一碗有劲头,喝上二碗能挑大石头。酿米酒选料很重要,尤以糯米为最佳,大白米次之,要用早稻,不用晚稻。(早稻米香,晚稻施农药较多)香甜可口的酒做完后,酒糟可用来炒螺狮或是发酵蒸馒头。然而做酒最怕偷工减料,在被酒厂垄断之后,吕四老白酒的质量越做越差。过去能登上台面请朋友亲戚尝的米酒,如今成了七毛钱一袋的料酒。作为一名吕四人,对此不甚唏嘘。过去大冬天,热上一壶温热的老白酒,一碗红烧羊肉的老味道不会再有了。
海鲜大餐
天还没亮,海鲜小贩就已聚集在码头准备搬货,寒风的刺骨早已被他们的忙碌的劲头所掩盖。作为国家六大中心渔港之一,海鲜,是所有吕四人最引以为豪的东西。当其它城市的人为吃不到海鲜只好去饭馆时,海鲜却是吕四人的家常菜。当带鱼、海蜇、鲳鱼、海鳗、梭子蟹等端上饭桌,既满足了一个吃货的胃,又是怀乡之人寄托思乡之情最好的表达。在望海楼旁宴请亲戚朋友,几人围坐,喝酒畅聊谈人生谈家常,吃鱼剥蟹,听潮声。半醉半醒之时出来吹吹海风,此情此景,回味无穷!
声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今日启东论坛手机客户端,支持安卓、苹果系统,启东人闲聊、交友、爱心公益、社团俱乐部,尽在今日启东!
下载方式:
1、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行下载哦!
2、苹果用户将以下网址复制到手机浏览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