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能GET之SpeedUp键盘党的胜

键盘党?

不不不,这不是键盘党,这是网络喷子键盘侠。

键盘党是指重度输入用户,为了效率,双手能不离开键盘就决不动鼠标的一群人。

年2月14日,出于弹道等大型计算的需要,几经波折之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机电学院,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这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平方米,重达30吨。在揭幕仪式上,他表演了绝招:分别在1秒钟内进行次加法运算和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继电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多倍。

这台美国军方对于战争的需求的产物,彻底地改变了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方向。

年,恩格尔?巴特发明鼠标的雏形。那是个木制的盒子,盒子的内部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滚轮,滚轮转动,引起与之相连的电阻阻值的变化,然后在屏幕上的光标得以移动。

年,贝尔实验室的肯?汤普生和丹尼斯?利奇研发出Unix操作系统。此举是为了移植一款“太空旅游”的游戏。此时,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还在中学搞恶作剧。年,他们将basic语言改为C语言,被称为C语言之父。

年4月27日,世界上第一款商业化鼠标出现。它由Xrox公司的XroxStar电脑一起推出。但由于该电脑未得到普及,所以世人知之甚少。尽管如此,鼠标的出现已经意味着鼠标将成为电脑的配置之一。

年,Appl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采用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LISA,同时配备鼠标。正是由于苹果的这一举动,使得人们认识到鼠标的作用。

可以说在图形界面出现之前,鼠标就已经出现。但是真正成为计算机标配,还是在图形界面出现之后。这不难想象。

年11月20日,微软发布第一代windows系统。

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生LinusTorvalds基于gcc和bash开发了针对机器的Linux内核。

自此,计算机世界的几个主要大事件介绍完毕。操作系统三巨头Windows、Macintosh、Linux正式诞生。由于图形界面的全面普及,键盘、鼠标成为标配。软硬件的更新迭代,使我们拥有如今的快捷酷炫的体验。

时光流转。70年后的今天,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工程规划,哪样都无法离开计算机的高性能运算。那么如何进行高效地人机交互就成了重要的研究内容。

如今我们熟悉的人机交互是鼠标,键盘,操作手柄,触摸屏,以及刚有雏形的脑机接口(对小鼠的大脑通过光控来引导行进路线),稍有成果的肢体动作追踪(如XBox的Kinct),等等。不同情景中更适用的交互方式也不尽相同。举例说明,对于文本输入,目前最迅速的还是键盘输入。虽说语音输入已经有所成就,但就效率和效果来说,目前还仅能用于娱乐,不适合用于工作。对于图形操作,最传统的还是“快捷键+鼠标”的键鼠套装。对于手柄,除了游戏之外,美军广泛使用XBox手柄对远程设备进行操控。触控屏幕的交互方式仅适用于浏览而非输入。

由此可见,应该说在相当长的将来,我们的主要输入工具,仍旧是键盘。

那么对于一个重度输入用户,如何提高输入效率就成了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1.从熟悉键盘的基准键位开始

或许你会想,现在难道还有不会使用键盘输入的吗?答案是肯定的。至今如此,还有很多人并没有掌握规范的键盘指法,甚至还有人眉头紧锁(找不着键位),只使用两根食指一个键一个键按的(手型不规范)。

键盘的八个基本键位是:

左手:A、S、D、F

右手:J、K、L、;

双手拇指:空格

手指放在对应的基准键上,各自分工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率。

2.从输入法的角度提高效率

现在的拼音输入法(针对双拼输入法,此时一般我们讲的是全拼输入法)的学习功能都很强大,并且有很全面的词库,可以简化输入过程。但是在中文输入的过程中还是不具有节奏感和速度。有的拼音字符长,有的字符短,如果有一种输入法,能用很少的很有规律的键打出所有的字,那岂不是更好?

首先想到的是五笔。-年,王永民以五年的研究发明了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五笔字型(王码)。最辉煌的是从03版MicrosoftOfficWord开始,五笔型输入法作为待选项加入其中。但是由于五笔的入门门槛较高,而拼音输入普及很广,所以在新用户群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

这里笔者推荐的是双拼输入法。严格意义上来说,双拼是一种输入方式,不是一种输入法软件。双拼(又称为双打)是一种建立在拼音输入法基础上的输入方式,是全拼的一种改进。它通过将汉语拼音中每个含多个字母的声母或韵母各自映射到某个按键上,使得每个音都能用最多两个键打出。

学习双拼输入法只需要打印一张键盘图,强迫自己只使用双拼输入中文即可,不必要专门花时间。只需忍受一开始的低速,过几天就会越用越熟了。

如上键盘图所示,左上角的大写字母表示键盘键位,右上角的表示声母,即每个汉字第一次按下的键。而下面的则是韵母。从而可见,这样就能组成任意两个键打出一个汉字的效果。

可以注意到键盘图上的”O”表示声母的位置是个单引号,此即是说对于如”安“这样直接以韵母组成的字,只需先按下"O",再按下韵母为“an”的键位“J”,即可打出。

这是最重要的特性,也就是所说的节奏感。例如我们使用全拼输入”双“这个字的时候,需要输入”shuang",而使用双拼,则只需输入“ud"。我们使用全拼输入”双拼输入法“需要输入”shuangpinshurufa",而使用双拼,则只需输入“udpnuurufa"即可。从容,美观,大方。

双拼的学习成本比五笔低,效率比全拼高,花一点时间学会,终身受用。

3.从文本编辑器的角度提高输入效率

有个笑话,如果想在程序员中引发一场圣战,你只需冲进去喊一声“PHP是全世界最好的语言”,或者“Vim是全世界最好的编辑器”。

Vim比Emacs的优劣此处不做比较,反正我用Vim。

在写东西的时候,经常会有需要修改的时候。有很多优秀的编辑器,拥有各种优秀的特性,但唯一不足的一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使用键盘的方向键控制光标,或者不得不把手伸向鼠标。

记住,保持效率的第一原则:双手的手指不离开基准键位。

显然上述动作违反了这一原则。那么如果我想要既不离开基准键位,又想控制光标,实现对任意地方的增删改查,如何实现?

是的,Vim出场!

网上有很多优秀的Vim入门教程,此处仅说明最常用的几种情况。

启动Vim的时候,Vim在Normal模式下。这种模式允许任意的操作。包括且不局限于使用h,j,k,l来向左,下,上,右移动光标(符合原则”手指不离开基准键位“);

增:单击A在行末附加,单击I从行首附加;

删:单击x删除光标所在的字母,双击d删除当前行;

改:双击y复制当前行,单击p在光标所在行下一行粘贴;

单击o在当前行后分段,单击O在当前行前分段;

单击w跳转至下一单词,单击b跳转至上一单词;

单击u撤销命令;

输入:w(+文件名)来保存当前内容;输入:wq保存并退出;输入:q!强制退出;

查:单击?进入查找模式,在?后输入待查内容,单击N查找上一处,单击n查找下一处;

Vim是对大小写敏感的。

按下i,进入Insrt模式,此时即可输入。可以注意到Vim左下角出现一个”--insrt--"字样。在这种模式下则可进行普通的文本输入。

在Insrt模式下按Esc则可退出Insrt模式,进入Normal模式。

以上是最基本的方法,还有很多特性可以在键盘图中找到说明(是的,又是键盘图)。

可以通过修改vimrc配置文件,来实现美化主题,语法高亮,一键编译链接,tag,等等功能。网上已有很多教程,此处不做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全宇宙最强IDE:VisualStudio的时候,也是支持vim的特性的,只需在微软的







































白癜风外用的有什么特效药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哪里有卖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yukameng.com/aspnet/2017-05-25/5763.html